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14章

对这一场迅猛的干旱,姜秾无能为力,她空有一身后世农业领域的荣耀,满脑子的先进农业知识,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田地干旱问题,姜秾随便一捋一扒拉,就能找出好些个解决办法来:培育种植耐旱粮种,人工降雨,抽水灌溉,甚至使农作物脱离对土地和自然环境的依赖,转移到工厂流水线上去生产粮食菜蔬。

如若是在以前,这些她全都能做到!

即便是现在,虽受限于经济物质等条件,她也还能做到一小部分。

可是这些个解决办法,在干旱突然来临时,都救不了急。

建造水力灌溉工具筒车,在诸多针对干旱问题的解决办法中,是当下最容易、也是最快能达到的了。

然而,姜秾做过在此地此时建造筒车的可行性分析后,发现即便这是其中最容易且最快速的办法,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施完成,救不了地里受旱的小麦。

温宁村地处玉皇山山脚,为丘陵缓坡地形,垦出的田地为梯田,用筒车汲水灌溉,理论上可行。

然而,北方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因而田地大多数都是旱田,与南方绝多水田种水稻不同,除非大地主、朝廷权贵家,一般小农民在最初垦田时,都不太会注意引水渠的修建。

温宁村也是一样,且因村民是逃荒至此,当初垦荒时要更加急切,哪来得及去做许多规划?

温宁村的田地虽能称&lso;梯田&rso;,却层叠排列不规则,田地还有不小的坡度,实则更像是&lso;坡田&rso;。

引水漫灌都行不通,同一块田里地势高的一侧旱死了,地势低的一侧涝死了。

况且,温宁村的田地根本没挖引水渠,就连挖渠的可能,都被胡乱排列的梯田堵死了!

不过真要挖的话,费点大功夫倒也能挖出来,毕竟郑国渠、大运河这些工程,也都是人力挖出来了的。

但挖水渠耗费太大,而且建造的筒车没有十几二十个,根本没法汲取足量的水来缓解干旱,挖引水渠造筒车,仅凭人力来做的话,时间和人力成本都太高了。

不划算是一回事,而且一两日完不了工,救不了眼下之急!

继种植黄豆初战失利后,姜秾再次在救旱这事上,惨遭滑铁卢!

不过这也不是姜秾没用,实在是物质条件不给力。

若把一个呼风唤雨的网络高手,放到古代农耕社会,他必然无计可施。

姜秾面对的情况还要好些,上下几千年历史里,农业都贯穿其中,她又是根正苗红的农学博士,虽然偏科但本科时才学的农业史,还是能记得的。

给她些时间和空间,总能有所施展,眼下却是做不了&lso;救火侠&rso;了的。

相邻小说
嫁反派  甜宠文里谈恋爱[快穿]  隔壁主播又撩我  (红楼同人)带着农场穿红楼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你有人间,我有云烟  在无限直播里当娇气包  别人吃鸡,我吃鬼  被大佬偏爱的我瑟瑟发抖  和离后嫁给渣王死对头  踩妖怪的小姑娘  戏子奋斗日常  我的超能力男友  假若从未遇见  红楼之大考古家  东风第一姝  闪婚倾情:席少的二货甜妻  你以为你是谁  想要离婚的小渔娘[重生]  男人,你德行(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