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 236 章

此人正是当年朱翊钧在灵济宫大会有过一面之缘的莫云卿。

朱翊钧不想暴露身份,只道:“在下第一次来华亭,与先生未曾谋面。”

莫云卿只当自己认错了人,表达歉意之后转身离去,刚走了两步,又转过身:“虽是认错了人,但我见公子风流藴藉,俊爽多姿,倒也是缘分,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朱翊钧道:“通州,李诚铭。”

“在下莫云卿,华亭本地人士。”

朱翊钧故作惊讶:“原来是莫先生,久闻大名!”

莫云卿比他更惊讶:“你听过我的名字。”

朱翊钧点点头:“几日之前,在西湖湖心亭,巧遇一种文士,听他们提到你,酝酿诸家,匠心独妙,诗词书画无不精通。”

莫云卿愈发来了兴趣,笑道:“在下杭州府朋友众多,不知公子说的是哪一位?”

朱翊钧吐出一个名字,听得莫云卿面色立刻变了变。

他说:“胡元瑞。”

胡应麟曾经冒犯过莫云卿,被莫云卿一声吼,从此声震江东,无人不晓。

这都过了好些年,没人再提起这茬儿,莫云卿赶紧转移话题:“我一见公子,如见故友,实在亲切。

公子乃顺天府人士,我这里有三两好友,即将赴京赶考,不如趁此机会,引荐给公子人士。”

朱翊钧欣然答允,带上张简修,跟随他到了隔壁雅间。

除了莫云卿,当年那个与他一起的,名叫袁福徵的刑部主事也在,只是他后来外放,不久又辞了官,朱翊钧没再见过他。

二人之外,还有六七人,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有稍微年长一些的。

不难看出,这些附庸风雅的文士,个个衣着不凡,家里在当地也都有些名望。

莫云卿挨个向他介绍一遍,朱翊钧只对三个人影响深刻。

一个叫顾宪成,一个叫朱国祚,还有一个叫董其昌。

董其昌是莫云卿的师弟,跟随他的父亲学习书法。

据说是几年前乡试,董其昌文章写得虽好,却因为字不够漂亮,排名在自己侄子之后。

董其昌深受刺激,发誓要练好书法,再上京考进士。

一开始,自己练颜真卿的《多宝塔帖》,后拜师莫云卿的父亲莫如忠,改临摹王羲之的法帖。

这次朋友小聚,他也带来了自己近期的书法作品,朱翊钧跟着看了一眼。

虽然只练了短短几年,与莫云卿的字比不了,却已然能看出书法大家的潜质。

顾宪成就更有意思了,他今年考了应天府乡试第一名。

朱翊钧在德安听讲学,何心隐对程朱理学冷嘲热讽,李贽更是大肆批判。

顾宪成不同,他对程、朱二人推崇备至,认为朱熹是继孔子之后集儒学大成之圣人,周敦颐创建理学之功不在孔孟之下。

他还批评王守仁“无善无恶”

之说是来自佛学禅宗,并反对不学不虑的见成良知说。

不管是倡导心学,还是反对心学,倡导程朱理学,还是反对程朱理学,朱翊钧都会认真听他们的见解。

但就跟茶馆里听书一样,听完了,并不忘心里去,也不会影响他什么。

不过,他发现不管是何心隐还是顾宪成,但凡不是只追求艺术,而是在思想境界上有所追求的人,都很钟情于讲学和议政。

不对朝政点评一番,批判一下权相,体现不出他们这些思想家的独到之处。

事实上,他们既不了解朝政,也未见过自己口中的权相。

这仿佛是个热门话题,只要敢聊,敢说,就能获得流量。

最让他感兴趣的人是朱国祚,此人与他同年,十八九岁的年纪,却是几人当中话最少,也最沉稳的。

无论顾宪成说什么,纵使他眼神中表达不赞同,也不会出言辩驳,只是安静的听着,仿佛这一场聚会,于他而言,只是个意外,而非他本意。

相邻小说
偏执A他又黑化了  引火烧身  你是懂点女装的  本色  哎哟喂!包租婆她终于支棱起来了  养老婆要从竹马做起  太子他不肯和离  我走后,宋先生说他爱我  刘协:开局禅让,却拥有吕布武力  穿成侯门主母,我成了京圈白月光  顶级偏爱  他的小宝贝太娇气  摆烂大美人被崽求着上娃综  退休顶流又翻红了  我很红,让你蹭呀!  秘密花园  足球:开局魔兽德罗巴  重生替嫁,委身破落户后她真香了  大明日不落:从歪脖子树开始  上帝去世后人间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