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69章

梁廷枬在《夷氛闻记》一书中对这一段历史也有类似的议论。

他虽没有把它称之为&ldo;转机&rdo;,但对林则徐的举措,尤其是具结一事颇有微词。

他认为&ldo;就使彼能具结,亦不过虚应故事耳[29]

两人都提到具结,魏认为过严,梁以为没有意义。

其实,具结一事本与缴烟互为表里。

缴烟着眼目前,具结针对将来,都是林则徐奉旨禁烟所不可缺少的环节。

就具结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书面保证而言,它原是清王朝在广州贸易制度中惯用的方法,不独禁烟时才开始。

当然,具结之后能否一劳永逸地断绝了鸦片的夹带谁都不能保证,林则徐实际上也没有这种奢望,但它具有法律的制约力却是无可怀疑的。

义律和英商之所以对之坚不签具或被迫答应,正从反面证明了它并非毫无意义。

至于说它的内容过严,若以当时朝廷对吸食者课以极刑的意见对照,对兴贩者采取没收烟土,人犯正法的措施,不仅合乎逻辑,而且体现了严禁的精神。

对国内的烟贩尚且如此,对外国的大烟贩更无可非议了。

魏源以蒙古化外人犯死罪可以用罚牛抵偿的旧例比之具结,称其过严,完全脱离了烟害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实际情况,把两种不相等同的犯罪性质以同一种尺度去衡量。

问题是义律和英商们答应缴烟后,林则徐若不采取迫令具结的做法,事态是否有了转机,即不向恶化方向发展,从而可以避免后来所发生的中英战争?魏源因为没有接触到当时义律与英国当权人物的往来信件,所以才有这种不切实际的议论。

事实上,义律在3月27日答应缴烟后,即在4月3日又致信英外相帕麦斯顿,主张发动侵华战争;4月16日又致信英国驻印度总督奥克兰勋爵,请他派尽可能多的兵船到中国示威;5月24日被义律任命指挥全部走私船队的英国官员巴里,指挥鸦片走私船&ldo;赫鸩里&rdo;号向清广东水师船舰开炮轰击,命中了一艘师船。

30日,义律把这件事向英国外交部次官拔克浩斯作了报告,并强调:对清政府的报应就在眼前,采取&ldo;敏捷而强有力的行动,必定能把这次事件转变成广大而长远的利益&rdo;。

[30]这一系列密信表明,义律在被迫缴烟后决不会善罢甘休,他力图把两国拖到战争的道路,渴望英国在侵华战争中捞到不止是单纯赔偿烟价的好处。

由此可知,问题不在于中国方面是否应该要求具结,而在于中国的禁烟从根本上触犯了鸦片走私者的利益。

为了维护这桩罪恶的买卖,外国鸦片贩子和支持、纵容他们的英国政府,必然要不择手段地对抗中国政府的正义行动,直至使用武力。

义律在被迫缴烟后的上述公开和秘密的活动,正是英国政府蓄意破坏禁烟运动,乘机开辟中国市场,把古老帝国变作西方资本主义附庸的罪恶意向的反映。

如果英国没有这种意向,那么,一个小小的商务监督能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自作主张地以本国承担缴烟的损失,命令烟贩如数缴出鸦片吗?所以,你刺激他,要他具结也罢,不刺激他也罢,战争总是不可避免的,不存在所谓&ldo;转机&rdo;的问题。

就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要外国贩子缴烟和具结这两项措施的成功程度而言,应该承认具结的成绩不如收缴鸦片。

对此,林自有认识。

他在与总督的会衔奏折中向皇帝报告说:&ldo;臣等先于收缴烟土之时,即经饬取生死甘结,该夷坚不肯具,盖以缴烟系一时之事,尚可籍此求生,而具结乃长远之事,适恐自陷于死也。

相邻小说
他们都说朕是暴君  二次分化后脑子坏掉了  被意外标记后我红了  输赢  穿成万人迷霸总后我把反派弄哭了  红灯停,绿灯行  狼孩之离越  星际第一占命师  (综同人)付丧神  刑侦笔记  歪打正着  醉花沉璧  帝美人  悍妻守则  小哑巴今天说话了吗  雁字回时  李清照评传  女装大佬了解一下  你是我一生一次的认真  青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