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39章

&ldo;我们是上海知识青年

来到内蒙插队草原。

我们的心是绝对地悲伤,

一下子就掉进那万丈深渊。

我们的生活是多么无聊,

我们的房屋是那样破破烂烂。

我们吃的是苞米酸菜,

我们的劳动是多么繁重,

整天是那面苦脸。

&rdo;

文笔要比《南京知青之歌》逊色多了,不过我还是把它夹在随身的记录本里珍藏。

尽管收藏它会给我带来一些风险,但对我来说,那时看到知青手抄私传的东西,都会特别留意收藏。

外调转了一圈回来后,参加晚上的知青哲学小组学习。

大家争论的题目是:&ldo;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rdo;与&ldo;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rdo;这之间有什么矛盾?

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最近的王队长和老吴副队长闹矛盾,引起知青和老乡的不满。

知青从中看到了农村落后、农民思想落后的一面。

有知青提出:不要在具体问题上纠缠不清,要深刻地看到几千年来沉淀在农村的基本文化、沉淀在农民身上的基本思想,是进步的,是向上的。

但也有知青反驳说:你这是&ldo;抽象肯定,具体否定&rdo;。

又有知青提出:毛主席说过&ldo;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rdo;,但我们知青是来接受再教育的,又怎么去教育农民呢?

这也遭到了不同意见,有知青说:为什么不可以?我们生产队现在有三十五户人家,知青50多人,占人口的三分之一,占劳力的三分之二。

知青,不仅是队里生产的主力军,而且可以用我们的力量影响生产队的精神氛围,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农民思想落后的一面。

最后有知青反驳:不要把知青看得那么伟大,我们到底准备在农村呆多少年?我们自己对前途是怎么想的?国家对我们的将来是怎么考虑的?这些问题都没搞清楚,你凭什么去教育农民?

这几个问题一下子锥到大家心里,全体陷入沉默。

我为了缓和大家的情绪,提到了陈国明。

陈国明在春节前回上海,去看望病中的母亲。

后来学校来信告诉我,他找到学校,提出要求:户口迁回上海,恢复70届在校生身份,重新分配,不愿意再回黑龙江。

这件事在上海的其他知青家长,包括母校的老师、区教育局都知道了。

现在已经将近半年,僵在那里,国明干脆在上海靠着,不回来了。

我们怎么办呢?

大家从刚刚的沉默中出来,说可以给国明写一封信,表个态:即使那事在上海办不成,这里的知青仍然会热情地等待他的回来。

最后,把写信的任务交给了我。

相邻小说
雷暴  予你爱浓  向北的狐狸  阿飘圈养指南  刺客意志[快穿]  无限魔化  三位男主都为我修罗场  正在消失的未来  妻华  师兄,留我一命!  暴君有病要我治  迷雾之城  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破产后我成了新城隍  神探蒲松龄:红玉  仙界里的科技帝国  霸道皇叔该吃药了  黄泉狱主  为你动情  种个男盆友[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