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44章

尽管社员最后通过把她评好五好社员,但困惑却留了下来:知青的前途到底在哪里?

最近知青点情绪不稳,想的最多的就是:一二年、三四年以后,我们五十多人将是怎样的去向呢?

有一多半知青肯定地说,自己将会离开这里。

其中除了部分知青幻想能读大学外,其余的都在心底嘀咕:这一辈子还能回上海吗?

马车出了北树林,上了往古城方向去的沙石公路。

天像翻了脸一样,一下子变得黑沉沉的,乌云迅速地压了上来。

突然一道闪电,把我从深思中惊醒,抬头遥看南天,风雨即来,带来一阵潮湿味。

远处江水的波浪像鱼鳞般微微摆动。

堤岸上一片翠绿,青青的草地散发着白天的温度,西边的太阳余辉,正渐渐地被黑云收拢。

几年来,全国上千万青年奔赴农村,其中更有68、69两届,干脆实行&ldo;一片红&rdo;,他们集体从城市消失,全部下放到了外省农村。

这仅仅是一个过程还是最终的结果?

中国除了农村其它单位都不要年轻人了?

中央和毛主席对&ldo;一片红&rdo;这些知青以后还会有什么另外的安排?

70届分配方案打破了很多已经下乡知青的幻想。

它宣布结束&ldo;一片红&rdo;,开始分硬档(家中有兄姐下乡的)、软档(家中没兄姐下乡的)实行&ldo;四个面向&rdo;。

这同当初&ldo;一片红&rdo;动员我们下乡的革命口号&ldo;接受再教育&rdo;、&ldo;广阔天地大有作为&rdo;相比,显得很不一样。

这让很多知青对下乡产生动摇,对前途产生忧虑,开始质疑&ldo;一片红&rdo;的产生,实际上是国家在安排城市青年就业时发生了困难,只不过知青不知情罢了。

有人感叹命运不好,为何不早生几年或晚生几年?

马车载着我们进入古城。

一个闪电接一个闪电,没有雷声、没有雨点……

蔚蓝的天空被乌云遮着,只露出那么一小块,西落的太阳硬从那一块蓝天里喷出她的余辉。

四周的云,像粉红色的棉花一样;而西山的一段,站立在余辉之前,背后是耀眼的光芒。

说这些还有用吗?我开始变得实际,过去和未来,我们都无法选择,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解决眼前的问题:

五十多个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人,住在清真寺这个又破又旧的大院里,而这个清真寺已经被当地的回族多次讨要,要知青搬出去。

知青点还能在此维持多久?

在古城的十字路口,知青下车,可以看见知青点食堂袅袅升起的炊烟了。

南边的山峰上,忽地一亮,最后的闪电一下划破云层,接着,撒下了稀疏的雨点。

相邻小说
向北的狐狸  种个男盆友[饥荒]  阿飘圈养指南  雷暴  霸道皇叔该吃药了  破产后我成了新城隍  仙界里的科技帝国  予你爱浓  神探蒲松龄:红玉  迷雾之城  暴君有病要我治  三位男主都为我修罗场  正在消失的未来  刺客意志[快穿]  无限魔化  为你动情  师兄,留我一命!  妻华  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黄泉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