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44章

海瑞等&ldo;典型清官&rdo;的长处是表里如一。

致命缺点是毫无弹性,在官场上注定处处行不通,只能成为官场上的一种摆设。

而曾国藩最终却成就内圣外王之大业,这与他性格中&ldo;和光同尘&rdo;、稳健厚重的一面直接相关。

善于与不合理的现状妥协,推动曾国藩一生绕过多重障碍,直达自己的最终目标。

所以他不会与天下所有考官为敌,拒绝此银,更何况曾家景况此时又如此窘迫。

第七节曾四老爷的乡绅生活

由此我们需要荡开一笔,去关注一下曾国藩离家后,湘乡曾家的经济状况。

如前所述,随着社会地位由平民升为缙绅,社交费用和维持基本体面所需要的钱财也大幅增长。

而曾国藩入仕初期,对此并无力提供太多直接帮助。

作为一个穷京官,曾国藩是一直尽力接济家里的。

在传统社会,做官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族的事业。

跳过龙门之后,对家族不做回报,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曾国藩入京之后,每年都会借上几十两银子寄回家中,做&ldo;堂上大人&rdo;的&ldo;吃肉之费&rdo;。

不过,由于自身经济状况窘迫,为官前几年,曾国藩对家里帮助微乎其微。

他在家信中对祖父这样表达自己的惭愧之意说:&ldo;孙等在京,别无生计,大约冬初即须借账,不能务仰事之资寄回,不胜愧悚。

&rdo;

只有道光二十四年初寄回家中的六百两银子,确实给家中解了燃眉之急。

但有了六百两,曾家尚有数百两外债没有还清。

可见数年乡绅排场代价之高昂。

但到道光二十八年,曾家经济却出现彻底翻身之面貌。

道光二十八年,曾国潢在家信中说,这一年家中收入已达五百两。

不但负债全部还清,还频频买地。

所费之多,甚至引起了曾国藩的不满。

他在当年家信中说:

即买竹山湾,又买庙堂上,银钱一空,似非所宜,以后望家中毋买田,须略积钱,以备不时之需。

经济状况改善如此迅速,除了曾国藩寄回家中的六百两外,更关键的,则是由于他的弟弟曾国潢&ldo;生财有道&rdo;。

曾国潢是曾国藩的大弟,他虽读书缺乏天分,但性格外向,爱出头,好揽事。

操持家事,强于木讷笨拙的曾麟书。

所以曾国藩劝他放弃入仕之念,专心管理家族事务,上以侍奉老人,下以照顾其他三个弟弟读书,这是曾国藩通盘考虑后所做的安排。

既要主持家务,则处处离不开钱。

而绅士发财的主要途径就是调节纠纷,打点官府。

读过《曾国藩家书》的人,一般都会对曾国藩批评其弟曾国潢干预公事的内容印象深刻。

相邻小说
我才不在意修罗场  当我们没有花  在修真界当男神的我成了沙雕  我被黑粉读者逮住了  你别心动[隐婚]  女配是妖孽  (花样男子同人)一直很安静  末世武侠行  晚一分心动[娱乐圈]  (火影同人)斩草除根  我真不是主角?[穿书]  我养的猫猫有皇位继承  难得爱浓/难得你爱我  嫁给暴君后,我躺赢了  男朋友变成鬼之后  榴实图记  红楼之农业大亨  (三生三世同人)青丘之歌  心头好  每次相亲都碰到那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