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 229 章

三日后,朱翊钧去德安府听讲学,张嗣修和张懋修要跟着,朱翊钧不让,叫他们留在府中准备考试。

张简修和张若兰倒是不用科考,无事可做,跟着他一起去凑热闹。

泰州学派的最大特点就是,他们认为不是只有读过书的士人才能做圣人,贩夫走卒、引车贩浆通过悟道皆可成圣。

创立者王艮是个商贩,十九岁拜谒孔庙,认为“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圣人者可学而至也”

,遂开始读书,三十八岁拜师王守仁。

他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提出“百姓日用即道”

,认为圣人之道,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因此,泰州学派每次讲学,听课的人数众多,且各行各业都有。

朱翊钧听那俩书生闲聊,还以为入会的门槛很高,其实也就是捐赠些银钱,这些钱用于何心隐在老家创办的一家书院的日常开支。

何心隐上来就批判了周敦颐的无欲说,周敦颐的观点人做到无欲,才能答道圣人的境界。

何心隐则反驳道:想要达到圣人的境界本身就是一种欲望。

另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不是说无欲,乃是欲“不欲”

的意思,“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也不是说无欲,而是欲“不逾矩”

何心隐的观点是,人应该对自己的裕王有所节制,才能不损害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朱翊钧低声问张若兰:“妹妹以为如何?”

张若兰点点头:“有些道理。”

“什么道理?”

“人活于世,处皆是世俗之欲。

就算是孔孟这样的圣人,也只说寡欲,而并非吴语。”

“濂溪(周敦颐号)先生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他希望自己拥有莲花一样的品行,做花中君子。”

张若兰转头看向朱翊钧:“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欲望?”

朱翊钧笑着点头:“妹妹说得是。”

接下来,何心隐又谈到教育。

他认为私塾、私管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应该叫建立公学,统一学习,统一食宿,才能打破打破宗族、种姓、财富的差距。

他还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得到尊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局限于君臣、父子、师徒,应该以“会”

统天下,天下士农工商都可以做朋友,大家只有职业的区别,没有身份的区别。

接下来他又讲到了平等,体道行仁的平等,人际关系的平等,教育平等,职业平定。

讲到这里,下面的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朱翊钧在周遭看了一眼,书生打扮的人频频点头,一脸受益匪浅,那些农夫、石匠、铁匠,要么跟着点头,要么一脸迷茫,要么激动得热泪盈眶。

朱翊钧又问张若兰:“妹妹觉得他们能听懂吗?”

张若兰道:“有的能吧。”

“哪些能?”

张若兰嗤笑一声:“与他们息息相关的那几句。”

相邻小说
重生替嫁,委身破落户后她真香了  我很红,让你蹭呀!  摆烂大美人被崽求着上娃综  偏执A他又黑化了  你是懂点女装的  他的小宝贝太娇气  哎哟喂!包租婆她终于支棱起来了  顶级偏爱  大明日不落:从歪脖子树开始  退休顶流又翻红了  穿成侯门主母,我成了京圈白月光  足球:开局魔兽德罗巴  引火烧身  养老婆要从竹马做起  上帝去世后人间疯了  刘协:开局禅让,却拥有吕布武力  太子他不肯和离  本色  秘密花园  我走后,宋先生说他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