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40

哇靠,这可不得了,捅了马蜂窝。

自然有人是质疑的,但有人还是相信的,质疑者还有来陆记点名要陆祈浩出来当场题字做证明,当然,相信的人也凑热闹,人家是想来看看这到底怎么写出来的。

陆祈浩的字就是后世某帝创的瘦金体。

这种字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瘦直挺拔,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如游丝行空,结构笔峰大气磅礴,舒展劲挺,这在这些读书人中简直奉为神之作。

要知道在古代开创一个书法流派,那是多么了不起。

而陆祁浩的这种字体就完全就是别具一格,开山创派了。

只不过现在没传出去,且知道的人毕竟是小部分,要是在京都,估计都要惊动大儒了。

于是每天的陆记都是热热闹闹的,以前排队的多是百姓,读书人嘛也是打发书童来排队,现在不一样,很多文人都亲自上门来拜访了,还有人要给陆祈浩递帖子,不过杨大福说东家不在家,那些人也只得作罢。

陆祈浩人呢,他不是清高故意不接别人帖子,而是确实不在家。

因为安排好家里的事情之后,他就带着杨小木出门了。

学习上,杨小木他很刻苦很聪明,只是因为以前没有机会学习,所以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苗子,然而,陆祈浩对他的学习完全不满意,因为他去听过先生给他上课,除了认字之外,都是一些“之乎者也”

的道理,认字也极为死板,完全死记硬背,大魏朝根本就没有“汉语拼音”

的说法,都是先生给你几个字,你就认几个字。

这要记到什么时候!

太坑了。

若不是从小就学,这要冷不丁让你死记硬背,最起码要死记几百个常用字的读音,然后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这些常用字慢慢的看书学习认识其它的字,因为没有任何先生能保证他自己就懂所有的字,除非是大儒,这个过程无比漫长,缺乏效率。

摇头晃脑的读书,总感觉是个书呆子模样,这个时代很多文人就是这样,总要拽一两句酸词并且还要摇晃着脑袋拽才行。

似乎这样才能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陆祈浩不喜欢杨小木也变成那样,干脆就辞了先生,准备自己教,反正就这么一个阿弟。

在杨小木眼里,他的陆大哥简直无所不能,听陆祈浩说要亲自教他,他当然开心。

本来,最近陆祈浩天天让他去学习,他就没有什么时间和陆祈浩在一起,而他阿爹阿娘还有苏吟和陆祈浩每天呆一起的时间都比他多,本来心里就不开心,这下子陆大哥亲自教他,自然乐意。

陆祈浩的教学方法可谓“惊世骇俗。”

他先让杨小木学是拼音,从“aoebpmf”

学起,幸好杨小木不懂,这种东西要是传出去,必然会改变这个时代读书人的格局,因为一旦你掌握这些拼读,有一本标注了这些拼音的书,完全不用先生就能自学了。

他把《三字经》给默下来,当然,是做了修改的三字经,比如“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这种莫名其妙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全部删除了,只保留了“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

等这样的话语。

陆祁浩把拼音标注在上面,让杨小木反复的读,幸运的是,这大魏朝虽然不再华夏历史上存在,然而文字的发展却是一致,和华夏的繁体字差不多。

之所以选《三字经》,是因为这篇巨作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三字概括了人文,包括传统的文学,哲学,人伦,忠孝礼义全,甚至涉及到天文地理。

陆祈浩删掉了里面涉及历史部分,这样杨小木在背读的时候,既可以了解常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若有遇到不懂的意思,陆祈浩就会给他解释,有涉及散的故事典故,陆祈浩也一并给他讲了。

这样极大的提高了杨小木学习的兴趣,因为有故事可以听啊。

相邻小说
皇妹夜夜承欢(骨科h)  【简体】不婚女王撩情夫(1V2)  刺破蝴蝶(高H)  反派驸马(GL)  一宠成婚[古穿今]  玻璃糖(BG短篇集)  苏忘小诗  同学,我是你的男朋友  始觉春空  皇上有喜了 番外完结  农门巧厨娘  因缘 (骨科 校园)  帝宠惑人  失败者(np)  失踪一个月(骨科)  栽树乘凉  玄门正宗,我有超神级天赋  公主的故事总会皆大欢喜(西幻 1v1)  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  似婚(军婚 离婚后 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