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22章

及至十一月初九日,他上午到陈岱云处给陈母拜寿。

饭后本打算回家学习,结果在朋友的劝说下一起到何子贞家去玩,在那里和人下了一局围棋,接着又旁观了一局。

在看别人下棋时,他内心进行着激烈的&ldo;天人交战&rdo;。

一方面是想放纵自己一次,痛痛快快玩一天算了,另一方面却是不断想起自己对自己许下的种种诺言。

终于,一盘观战未了,他战胜了自己,&ldo;急抽身回家,仍读兑卦&rdo;。

曾国藩在日记曾经深入分析过自己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交游往来。

他发现,有一些社交活动当然是必需的,但是另一些,则是可去可不去。

问题就出在这些可去可不去的活动他多半都参加了。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想建立&ldo;为人周到&rdo;、&ldo;好交好为&rdo;的名声,也就是&ldo;好名&rdo;,&ldo;希别人说自己好&rdo;。

另一个,则是自己性好热闹,在家里坐不住。

分析之后,他下决心缩小社交圈子,改变在朋友中的形象,以节约社交时间用于学习和自修。

但因为以前交游太广,不可能一下子切断许多社会关系,所以必须采取渐进方式:&ldo;凡往日游戏随和之处,不能遽立崖岸,唯当往还渐稀,相见必敬,渐改征逐之习。

&rdo;

征逐之习可渐改,意气之过则须立克。

曾国藩修身之始,另一个着力点是改掉自己的暴脾气。

和大多数初入社会的青年一样,刚到北京的曾国藩待人天真,一片直拙。

一旦成为朋友,就掏心输肝,同时也要求对方对他毫无保留,缺乏人我相交必需的距离感和分寸感。

曾国藩既然以&ldo;圣人&rdo;自期,也不自觉地以圣人标准要求朋友,经常说话过于直接,不留余地,不分你我,因此很容易与朋友发生冲突。

这个缺点,他的一些朋友知之甚深。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三日日记:&ldo;岱云……言予于朋友,每相持过深,不知量而后入,随处不留分寸,卒至小者龃龉,大者凶隙,不可不慎。

&rdo;

陈岱云的这番话,显然是针对他与郑小珊打架一事而发。

郑小珊是曾氏的湖南老乡,同为京官,年长曾国藩近十岁。

他精通医术,常为曾国藩家人诊病,因此与曾国藩往来十分密切,因为一件小事,郑小珊对曾国藩口出&ldo;慢言&rdo;。

曾国藩与这样一个同乡而兼前辈口角起来,破口大骂,并且用语极脏,这无论如何都有应反省之处。

儒学要求一个人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首先从自己身上找根源。

十月初九日,曾国藩在日记中条分缕析地自省:

小珊前与予有隙,细思皆我之不是。

苟我素以忠信待人,何至人不见信?苟我素能礼人以敬,何至人有慢言?且即令人有不是,何至肆口谩骂,忿戾不顾,几于忘身及亲若此!

此事余有三大过: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一也;此时一语不合,忿恨无礼,二也;龃龉之后,人反平易,我反悍然不近人情,三也。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遑问其他?谨记于此,以为切戒。

儒家说改过要勇,更要速。

相邻小说
我才不在意修罗场  难得爱浓/难得你爱我  晚一分心动[娱乐圈]  男朋友变成鬼之后  在修真界当男神的我成了沙雕  当我们没有花  每次相亲都碰到那小子  榴实图记  我被黑粉读者逮住了  我真不是主角?[穿书]  女配是妖孽  你别心动[隐婚]  嫁给暴君后,我躺赢了  我养的猫猫有皇位继承  心头好  (三生三世同人)青丘之歌  (花样男子同人)一直很安静  (火影同人)斩草除根  末世武侠行  红楼之农业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