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20章

第二节&ldo;脱胎换骨&rdo;的操作过程

三十岁是曾国藩一生最重要的分水岭。

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ldo;陶冶变化&rdo;,可以成为超人。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

愚钝之人,通过自我磨砺,也可以看得透,立得定,说得出,办得来。

浮嚣之人,也可以变得清风朗月般从容澄静。

偏执之人,亦可以做到心胸开阔,不矜不伐。

道光二十年入京为官,不仅是曾国藩仕途上的起步,也是他一生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

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聚集了当时最顶级的人才,而翰林院更是精英之渊薮。

一入翰苑,曾国藩见到的多是气质不俗之士,往来揖让,每每领略到清风逸气。

曾国藩发现,这些人的精神气质与以前的朋友们大有不同。

他们都是理学信徒,有着清教徒般的道德热情。

他们自我要求严厉峻烈,对待他人真诚严肃,面对滚滚红尘内心坚定。

这些朋友给了他极大的影响:

近日交得了一两个良友,才知道学问有所谓经学者、经济者,有所谓躬行实践者。

才始知范仲淹和韩琦这样的名臣可学而至也,司马迁、韩愈这样的大学者亦可学而至也,程、朱这样的理学圣贤亦可学而至也。

三十岁前的曾国藩人生目标只是功名富贵、光宗耀祖。

结识了这些良友之后,检讨自己,不觉自惭形秽,因毅然立志自新:

慨然思尽涤前日之污,以为更生之人,以为父母之肖子,以为诸弟之先导。

正是在三十年这一年,曾国藩立下了&ldo;学作圣人&rdo;之志。

&ldo;圣人&rdo;是儒学信徒的最高生命目标。

人类最基本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使自己变得完美。

中国儒、释、道三家,对生命目标的设计都是极其超绝完美的。

道家以为,人通过修炼,可以不食五谷,吸风饮露,逍遥无恃,长生久视,与天地同,成为&ldo;至人&rdo;、&ldo;真人&rdo;、&ldo;神人&rdo;。

佛教则以为人皆有佛性,通过自修,都可以达到不生不灭断尽欲望的佛的境界。

儒家自然也不例外。

儒家的圣人理想,其完美与超绝不下于神仙或者佛陀。

儒家经典说,所谓&ldo;圣人&rdo;,就是达到了完美境界的人。

相邻小说
在修真界当男神的我成了沙雕  当我们没有花  我真不是主角?[穿书]  我养的猫猫有皇位继承  (火影同人)斩草除根  心头好  男朋友变成鬼之后  (三生三世同人)青丘之歌  我才不在意修罗场  女配是妖孽  榴实图记  (花样男子同人)一直很安静  末世武侠行  我被黑粉读者逮住了  晚一分心动[娱乐圈]  每次相亲都碰到那小子  嫁给暴君后,我躺赢了  你别心动[隐婚]  难得爱浓/难得你爱我  红楼之农业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