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59章

曾国藩又说,曾国荃买田得地,强求整片结方,如若曾家田地中夹有他姓田地,必重价购致,&ldo;不愿则强之&rdo;,&ldo;大遗口舌&rdo;。

曾国藩感慨地说:&ldo;故湘中宦成归者如李石湖、罗素溪辈买田何啻数倍舍弟,而人皆不以为言。

舍弟则大遗口舌,其巧拙何盖有如天壤者。

&rdo;

怎奈不论曾国藩怎么苦劝,曾国荃就是不改,以致其贪名早已为湘军上下所知。

这些传闻也通过种种途径,传到朝中那些关注湘军一举一动的人耳中。

天京城破之后,曾国荃又做出这样一件骇人听闻之事:&ldo;尝见沅师专弁入京,以八百金购笺纸,京中为之沸然。

&rdo;

花八百两银子买几张信纸,这事,确实也只有曾国荃能做得出来。

而仅凭这一桩事,曾国荃的贪名,就可以为京中名公巨卿们所确认了。

所以曾国荃所获恶评极多,&ldo;世谓其既克江宁,洪杨军中货尽为所有&rdo;。

第二个原因是曾国荃的凶残。

曾国荃赖以成名的法宝是&ldo;用钱如海,杀人如麻&rdo;。

湘军在天京的大屠杀,不过是曾国荃部一贯作风的沿继,因为南京这座名城而更广为人知而已。

相当多的人对曾国荃的作风早已痛恨入骨,比如那个以刚正闻名的彭玉麟就曾建议曾国藩大义灭亲,杀掉曾国荃。

由此可见曾国荃的恶名如何深重。

无论如何,天京之劫后,曾国荃的贪名恶名已经遍及天下,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对他充满恶感。

李鸿章说:&ldo;沅翁百战艰苦,而得此地,乃至妇孺怨诅。

&rdo;

曾国藩提醒他注意名誉的那些规劝,此时看来成了先见之明。

多年积累的不佳名声,此时放大成&ldo;漫天箕口复纵横&rdo;。

早在天京之劫前,朝廷对他印象就很不好。

同治二年曾国荃升任浙江巡抚后,本有单折奏事之权,但当他上奏军情时,居然遭到朝廷的批驳,以其尚未赴巡抚任,不准单折奏事,以后如有事,仍由曾国藩转奏,此事给了他一个大大的难堪。

攻陷南京后,他当天夜里就兴兴头头上奏报捷,满以为会讨到头奖,不料又挨当头一棒。

上谕指责曾国荃破城之日晚间,不应立即返回雨花台大营,以致让千余太平军突围,语气相当严厉。

这显然是朝廷节外生枝,有意苛求。

事情并不到此为止,数日之后,又追查天京金银下落,令曾国藩迅速查清,报明户部,以备拨用。

尤其严重的是,上谕中直接点了曾国荃的名,对他提出严重警告:&ldo;曾国藩以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保勋名。

惟所部诸将,自曾国荃以下,均应由该大臣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庶可长承恩眷。

&rdo;这无疑是说,曾国荃如不知禁忌,就难以&ldo;永保勋名&rdo;,&ldo;长承恩眷&rdo;了。

寥寥数语,已经暗伏杀机。

特别是处死李秀成之后,&ldo;群言益欢,争指目曾国荃&rdo;,大家都纷纷讥评曾国荃。

相邻小说
心头好  (火影同人)斩草除根  我养的猫猫有皇位继承  嫁给暴君后,我躺赢了  我真不是主角?[穿书]  末世武侠行  在修真界当男神的我成了沙雕  我才不在意修罗场  难得爱浓/难得你爱我  榴实图记  晚一分心动[娱乐圈]  (花样男子同人)一直很安静  当我们没有花  男朋友变成鬼之后  你别心动[隐婚]  每次相亲都碰到那小子  我被黑粉读者逮住了  女配是妖孽  (三生三世同人)青丘之歌  红楼之农业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