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中华小说网

第11章

三是还没有经验。

军事是高度专业化的,进士出身的曾国藩没有当过一天兵,对于行军布阵,带兵训练,没有一点实际经验。

如何招兵,如何筹饷,如何采购武器,如何编营,如何训练,如何制定营规,如何选择军官,如何设定军饷标准,如何排兵,如何布阵……太多环节要从头学起。

四是没有朋友前来帮忙。

长沙之辱使曾国藩脸面丧尽,人心离散。

不但通省官员们不齿于他,甚至他的那些好友郭嵩焘、郭焘、刘蓉、左宗棠,也都认为他行事鲁莽,难以成功,竟没有一人愿意前来帮他。

当然,这些都不算真正的困难,真正的困难是第五条:无制度保障。

文人练兵,这在大清史上是头一遭儿。

湘军从出生这一天起,在旧体制内就没有安身之处。

它就像一个私生子一样,不但被八旗绿营排斥,甚至也不被大清朝廷和官僚体系所接纳。

它的最大敌人,不是太平军,而是旧体制。

这种体制上的矛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没有军饷来源。

按理说,皇帝交给曾国藩的任务是练兵,军费自然应该由国家供给。

问题是,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用来供给绿营军饷尚且不足,不可能为他专拨经费。

湖南省官员既与他关系紧张,自然也不可能为他慷慨解囊。

毕竟,练兵这个任务,是曾国藩自找多事,并非国家或者湖南省政府的计划。

曾国藩身为不伦不类的&ldo;帮办大臣&rdo;,没有财政权和税收权,根本不可能开辟固定饷源。

然而对于一支建设中的军队来说,钱太重要了。

钱就是空气,钱就是生命,钱就是润滑剂。

没有钱,大至招兵买马,采购武器,小至办公经费,日常吃喝拉撒,哪一步也推不动。

曾国藩说:&ldo;筹饷更难于督兵&rdo;,&ldo;大抵军政,吏治,非财用充足,竟无下手之处&rdo;。

可以说,如果没有长沙之辱的刺激,曾国藩不可能克服这五难,开创湘军。

长沙之辱如同一根针扎在心里,让他时刻难以自安,终于苦苦支撑,惨淡经营,斩关夺隘,排除万难。

没有办公场所,他就借住在一户祠堂里。

没有名位,他只好照旧用长沙时用过的&ldo;湖南审案局&rdo;五个字,来接送公文。

没有经验,曾国藩就自己在黑暗中探索。

他精心果力,认真思考绿营兵种种弊端之原因,创造了许多崭新的军事原则,比如招兵不用城市浮滑之人,只选朴实山农。

比如&ldo;将必亲选,兵必自募&rdo;,比如实行厚饷和长夫制度。

这些创新,都是军事门外汉曾国藩殚精竭虑集思广益的结果。

事实证明,曾国藩的思路是非常高明的,湘军日后的成功正是基于这些制度基础。

制定军事原则难,具体的筹备工作更难,曾国藩步步都需要摸索,不断失败,不断犯错。

我们不谈陆军,先来看看曾国藩是如何创建水师的。

相邻小说
我被黑粉读者逮住了  心头好  你别心动[隐婚]  我真不是主角?[穿书]  (花样男子同人)一直很安静  男朋友变成鬼之后  晚一分心动[娱乐圈]  在修真界当男神的我成了沙雕  红楼之农业大亨  嫁给暴君后,我躺赢了  难得爱浓/难得你爱我  末世武侠行  女配是妖孽  榴实图记  我养的猫猫有皇位继承  我才不在意修罗场  当我们没有花  (三生三世同人)青丘之歌  每次相亲都碰到那小子  (火影同人)斩草除根